鄭州47中開展“身邊人講述身邊事先進事跡報告會”
鄭州47中開展“身邊人講述身邊事先進事跡報告會”
郝曉老師在講述她的教育幸福
張建濤老師講述他的教育之道
宋寶春老師講述她的教育感悟
鄭州47中黨委書記王玉增作總結
6月9日上午,鄭州47中教職工在報告廳開展“身邊人講述身邊事先進事跡報告會”活動,參加人員有高中部全體教職工、思齊校區全體教師、學校安保人員、食堂經理及員工、宿舍管理員。大家共聚一堂,一起走近三位身邊的老師,聆聽他們的心路歷程,感受身邊的感動,接受心靈的洗禮。
報告會由趙琳老師主持。首先上場的是郝曉老師。她是首屆全國中小學外語教師教學能手、名師,2016年河南省最美教師,鄭州市教科研、師德先進個人,巾幗建功標兵及鄭州市骨干教師。她所帶班級被評為鄭州市文明班級,被同學們親切地稱為“郝媽媽”。20年來,她始終沒有離開教學一線。她把自己的青春奉獻給了講臺上,一頭扎進教學里,勤奮耕耘,成就了三尺講臺的“最美風景”。郝老師覺得,當老師最大的價值和幸福,莫過于學生的需要和喜愛,理解與感激。愿自己像蒲公英一樣開在美麗圣潔的校園里,一年年,一屆屆,安安分分地守著,濃烈執著地愛著,把三尺講臺當作人生舞臺,真情演繹為人師的最美風景。
其次是張建濤老師從“滴水溶海、心如止水、滴水穿石”幾個角度為我們講述他的教育之“道”。張老師精通詩詞歌賦、熟識育人之道。他和學生長吟“十八而思、十八而志”,帶領他們一路高歌向前,學生親切地稱他“濤哥”。張老師認為,一滴水只有放進大海里才永遠不會干涸,一個人只有當他把自己和集體事業融合在一起的時候才能最有力量。做自己喜歡的事,就快樂;喜歡自己做的事,就幸福。只要你有心,在教師這片平凡而美麗的土地上,到處都能種出最燦爛的花朵,收獲最香甜的果實。“守望初心,盡心盡力,盡職盡責。我愿做一條常流常新的小溪,簡單快樂,且行且歌。”
最后講述的是宋寶春老師。她總是不見其人、先聞其笑,春風化雨,讓人如沐春風,雷厲風行,彰顯個人魅力,她是老師,是班主任,是年級長,更是孩子們心中可親可近的大姐姐。她認為,教師是太陽底下最神圣的職業,成為教師是她兒時唯一的向往。但當她真正成為這隊伍中的一員時才發現,除了夢想,還有奉獻、責任和擔當。這種責任使孩子們一有困難就找宋老師傾訴,宋老師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又承擔起他們心靈知音的角色。宋老師提倡做本色型、智慧型和合作型教師。十二年的風雨征程,十二年的默默堅守,在親歷學校發展壯大的同時,宋老師也付出了自己的辛勞和智慧。無論是作為一個年輕的年級長還是班主任,宋老師對待工作從來都是一絲不茍、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工作看似平凡,但在平凡的日子里,蘊含著她作為普通教育者的不平凡。她作為女兒,卻遠離家鄉和父母,甚至在年老的父母病重彌留之際也難以及時趕到床前;她作為母親,卻在幼小的女兒成長過程中鮮有陪伴。都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她的對家人的陪伴卻顯得那么珍貴。因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教師。
鄭州47中黨委書記王玉增對三位老師的講述進行點評。他認為,身邊人的故事,帶來身邊的感動,讓我們感受到榜樣的光輝,汲取向上的力量。正是有千千萬萬個在三尺講臺上揮舞著汗水、奉獻著青春的教育者們,教育的明天才會更美好,讓我們在模范的引領下共話成長、同筑四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