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懂你人叫“老班”
最懂你人叫“老班”
請點擊上面藍色字體,關注我們喲
每周二、周五更新精彩內容。
通過三年的努力,所有的毛毛蟲都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劉孝兵,鄭州市文明班主任,鄭州市文明班集體,鄭州市數學競賽優秀輔導教師,全國青少年創新大賽優秀輔導教師,張建濤名班主任工作室重要成員。堅持做有未來的教育,欣賞每一個學生,包容每一個學生,堅信每個毛毛蟲都會化身美麗的蝴蝶。
“老班,該理發了。”“等做完家長會課件再說。我不能不讓家長帶著信任而來,帶著失望而去。”這么重視家長會,家長會的效果應該不錯吧。
蝴蝶的前身是毛毛蟲
(播放音樂)剛才這首歌(小虎隊的《蝴蝶的翅膀》),我想大家都非常熟悉,讓我們想起了當年還是毛毛蟲的我們,回想起當年我們的青蔥歲月,將心比心,可能會更有利于我們了解孩子們的所想、所做。我也談談自己的經歷,2000年大學畢業時正逢孔雀東南飛,我去了浙江湖州一所高中任教。05年又重新返回河南,加盟47中。
今天的中原名校當年是名副其實的毛毛蟲
對當時的47中高中部,印象最深刻的有兩樣:一是出門要花5元坐摩的,二是出去招生宣傳,給家長和孩子們說47中,他們一臉的迷茫,47中在哪?12年過去了,47中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改變。2017年高考,純文化課一本過線446人,李高楠純裸分硬考入北大,鄧雁灝、武玥以148分的成績雙雙獲得外語單科河南省第一。低進高出,這就是47給家長和社會上交的一份完美答卷。恰逢開家長的日子,作為全國文明單位、省級示范高中、河南省教育名片47中又迎來了一個新的喜訊;我們以河南省第二、中學類第一的成績獲得了全國首屆文明校園。
繼往開來,這屆老高三團隊,又開始了新的征程,我堅信:通過三年的努力,所有的毛毛蟲都會變成美麗的蝴蝶。
9年老班修成“仙”
看到47中的今天成績,有幸能和47中一起成長,我也覺得很驕傲。來到47中12年,我當了9年班主任。還記得第一屆學生高考成績出來后,我高興的給各科老師報喜,可是高興勁過后,再看看孩子們的成績,內心卻特別的自責,有幾個孩子的成績比分數線就低了一兩分,如果高三那一年,我再對他們嚴格要求一點點,哪怕是一點點的話,也許他們就有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不到高考結束,不拋棄,不放棄。第二屆學生,鄭州一測全班成績慘不忍睹,當時橫下一條心,破釜沉舟,寒假不休,組織學習小組,47中的教室、鄭州市各大圖書館,紛紛成了各小組的學習場地,最后高考打了一場非常完美的翻身仗。挫折只是勇者前行的絆腳石,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三屆學生帶著就游刃有余了,孩子們可能會永遠記著:“本宮不會,誰都不會”,“爺不會,誰都不會”。帶著自信,帶著霸氣,一切自然水到渠成。一群嗷嗷叫的狼,哪里都能吃到肉。新的大學,孩子們的表現,讓我更加驚訝,紛紛競選學生會,班委成功。有未來的教育,是我的新追求。
昨天征求家長們的意見,李子言媽媽提到:“孩子不適應高中節奏,老是跟不上,還是有其他什么原因?”在孩子教育上又提到“又不能說她太多,但是又不能不說,說多了煩,不說我著急,怎么辦”
“仙人”指路1:
謀定而后動
(一)家長孩子焦慮,如何破?
首先要有戰略定力和規劃,不能以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同一棵樹上的石榴,有大有小,有先熟后熟。同一對雙胞胎,同樣的家庭教育,成績還是不同。教育是慢的藝術,要有靜待花開的耐心。一個急字,說明我們的戰略規劃不到位,戰略定力不足。昨天有個同事和我交流,她的外甥女在咱們班,說家長很著急,這次打算夫妻同上陣,來問問看看咋辦。這樣的學生三年前我也遇到過,孩子很努力,就是不見成績。孩子著急,家長更著急。當時我給家長和孩子就說:只要這么堅持,三年可能不見起色,最后一把肯定能考好。三年跟蹤下來,讓我出意外的是這丫頭考了兩次好的,一次是一測,一次是高考。
避免不切實際的戰略規劃,及時解決戰術上的偏差。新高一,要和孩子一起制定合理三年的規劃,別因為一次兩次考試就開始著急,高中生的一個心理特點就是情緒不穩定,挫折承受能力弱。記得有一次高二期末考試結束后,學生直接在班級群里說:劉老師讓我們暢游題海,結果呢,他游過去,我們全淹死了,面對孩子的沮喪心態,我是這么回復:作為一個剛學游泳的人,嗆兩口水很正常,不要因為自己嗆水,就懷疑自己要淹死了,繼續暢游吧,嗆水不可免,只要堅持,終會游到彼岸。就是這個快要淹死的娃,現在還經常在微信里問我大學數學題目。就是這個要淹死的娃,目前打算出國深造。看來中國數學的海還不夠寬,還未游過癮啊。
“仙人”指路2:
斗戰勝佛成功之路
(二)親子沒有共同語言,怎么破?
最近網上很流行輔導孩子寫作業,爸爸媽媽們糾結的各種經典語錄。“孩子為什么要上學,是怕家長瘋了。孩子們為啥要放假,是怕老師瘋了。”“從高貴典雅的淑女到怒發沖冠的潑婦,中間只是一個熊孩子的距離。”這里面的本質就是家庭教育問題。針對高中生,打,壓,罵已經無效,家長束手無策。這里提出我的一點看法。親其師,信其道,家長就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你的道,就是比孩子看得遠,可是如何讓孩子信你的道?建議大家在“親”字上入手,首先讓孩子覺得你懂他。玄幻、耽美、腹黑、二次元、cp…這些詞你懂么?如果你懂,那啥都好辦,他就會把你當成好哥們、好姐妹。你的道,就可以自然融入,潤物細無聲。相反,空洞的說教,乖孩子會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中間不帶一點停留的。脾氣直的孩子就是啪的一關門,留下目瞪口呆的你。
教育是長期性、反復性的活。要經常說,反復說。說一遍不行,那就十遍。十遍不行那就二十遍,萬一第二十一遍孩子開始聽懂了呢?二十二遍開始改變了呢?理想要有的,堅持著說,萬一實現了呢?提醒一點:不要總是千篇一律的說,可以結合具體事情,改變著方式說,可以換湯,但不能換藥。拿咱們班的紀律、衛生來說吧。從開學最高四個寢室同時差寢,到現在一周班級衛生紀律量化只扣2分,解決的秘訣就是班里說,寢室說,公開說,底下說,表揚著說,批評著說,指出說,動手示范說。像唐僧那樣念經,猴子終會成斗戰勝佛。
“仙人”指路3:
踏準節奏舞蹁躚
(三)“我”的節奏有點亂?怎么辦?
初高中有很大的不同,9門學科,門門閉卷考。咱們班還有5節外教課,課業量是初中遠不能比的。講課速度,難度,如果初中是小步走,那么高中就是大步跑。普遍不適應,是高一孩子們的共性。另外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孩子的習慣問題。(展示成績與習慣的關系)
(1)有錯不糾。這里給大家舉個例子:班里4個孩子搞教室衛生,出現了盲點—室外窗臺忘了弄。可怕的不是盲點,而是發現盲點后沒有去改正,就那么拖著。知識的學習,也會出現盲點,如果不能及時糾錯,盲點積累多了,成績自然就會出問題。咱們這次考試,學生普遍反映老師講過,自己見過,就是不會做。不能及時糾錯就是其中的一個主要原因。
(2)自控不足,不會規劃。對孩子的教育,不能放羊,不能圈養。要有約束,約而不束。寢室說話,屢禁不絕,為什么會出現?一方面是初中約束太緊,高中管的不嚴了,短時間集體爆發。另一方面就是家長不舍得放手,孩子就沒有學習自我管控的機會。一旦遇到新的問題,孩子們就束手無策。昨天天那么冷,一群男生凍得瑟瑟發抖,衣服沒帶夠,其實咱們在孩子返校前的行為規劃里已經暗示了。所以家長要舍得放手,讓孩子學會自我規劃,自我控制,不能讓孩子成為一個“巨嬰”。
高一階段重點是行為養成;高二階段是固化習慣,避免分化;高三是沖刺提高。讓我們共同努力,幫助孩子制定切實可靠的三年規劃,保持堅定的戰略定力,落實措施,反復教育,幫助孩子學會自我管理,自能發展。同時也感謝各位家長信任47中,把孩子送到這個年輕,有無限發展前景的學校。我堅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通過三年的打磨,一定能塑造一個健康、樂觀、未來可期的優秀人才。
張建濤,全國文明單位——鄭州市第四十七中學首屆國家級宏志班班主任,中學語文高級教師,河南省優秀班主任,鄭州市優秀教師,鄭州市優秀班主任,鄭州市骨干教師,鄭州市教育教學先進個人。2009年,所帶首屆國宏班成績驕人,受到省文明辦、省教育廳嘉獎;2016年,所帶班級成績發展全面,被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評為“2016年度文明班集體”;2016年,作為優秀教師代表,在鄭州市教師節表彰大會上發言。多項課題和論文獲得國家省市獎勵。
因其對教育懷有浪漫情懷被譽為“最具詩意的班主任”,因其對教育有獨到見解被譽為“最有思想的班主任”,因其尊重學生發展規律、科學管理被譽為“最有智慧的班主任”。河南衛視、《大河報》、河南人民廣播電臺、鄭州人民廣播電臺教育欄目特邀嘉賓。張建濤老師在省內外多地就班級管理、教師專業發展和高考備考做報告60余場,受到聽課老師生的廣泛好評。
匯聚眾智,立己達人,播撒智慧,傳遞快樂。搭建一個平臺,組建一個團隊,踐行一個理念,做出一批成果,形成一個品牌。讓教育有情懷,讓教育有故事,讓教育有思想,讓教育有成果。工作室成員要做到“自愿,主動,活躍,創新,有為,精于謀劃,勤于記錄,樂于反思,善于展示”。工作室成員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能發展使工作更具主動性、理論性、方向性、系統性、有效性,實現從德育高原邁向德育高峰的跨越。
下期內容更精彩,不容錯過。
交流郵箱:
zz47bzrgongzuoshi@163.com
請點擊上面
“張建濤名班主任工作室”
感謝關注,敬請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