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狂飆》中的“清廉力量”
近日,電視劇《狂飆》在各大媒體熱映,引起觀眾強烈反響。該劇講述了以一線刑警安欣為代表的正義力量,與黑惡勢力展開長達二十年的生死搏斗故事,劇中暴露的黨員干部腐敗現象,值得所有黨員深思。
《狂飆》不僅為了反腐倡廉而拍,更多的是給廣大黨員干部以警示和啟發。汲取背后的深刻內涵,要以敬畏之心堅守精神陣地,把不敢腐的強大震懾效能、不能腐的剛性制度約束、不想腐的思想教育優勢自覺融為一體,敬畏人民、敬畏權力、敬畏職責,做人民滿意的新時代“答卷人”。
敬畏人民,進一步釋放“不敢腐”的震懾。“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國家之敗,由官邪也。劇中京海市“毒瘤”之一趙立冬在任期間,縱情于聲色犬馬,利用自身職權為黑惡勢力站臺撐腰、提供庇護,最終被判死刑。最大的保護傘何黎明違規干預并且插手包庇,阻撓挖路尋尸,干擾辦案,最終被“雙開”并移交審查。黨員干部要牢固樹立“公權力姓公,也必須為公”的信念,堅持“以百姓心為心”。把干事創業的豐碑樹在人民心中,統籌推進各領域反腐敗斗爭,堅決把增量遏制住,把存量清除掉,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不斷釋放從嚴的強烈信號,強化監督和監察全覆蓋的震懾效應。
敬畏權力,進一步織密“不能腐”的籠子。劇中男主角安欣廣受觀眾好評,他為人正直、善良,理想信念堅定,面對金錢、升職不為所動,在為正義狂飆的路上,始終牢記“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忠誠信念,始終堅守著原則底線。黨員干部在權力面前,要心存敬畏,正確用權,防止權力“私有化”。要敬畏黨紀國法、規章制度,把反腐敗防線前移,精準運用“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要堅持黨風黨紀一起抓、正風肅紀一體抓,在黨內監督責任“清單化”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一把手”等“關鍵少數”監督、日常監督和一線監督,解決“不善為”“不愿為”“不敢為”等問題,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
敬畏職責,進一步增強“不想腐”的自覺。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指出,紀律是管黨治黨的“戒尺”,也是黨員、干部約束自身行為的標準和遵循。劇中的楊建開始也是個有原則的人,最終卻沒守住底線,成為高啟強犯罪集團利益輸送的一部分。新時代十年,《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一系列黨紀黨規為全體黨員特別是領導干部劃定了不可觸碰的紅線,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自覺律己。黨員干部要把“欲望”關進制度“牢籠”,自覺按照黨性原則、政策法規、制度程序辦事,知敬畏、明底線,始終保持“旁若有人、常若有人”的警醒,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做一個政治上的“明白人”,經濟上的“清醒人”,作風上的“正派人”。
“水不流則腐,官不廉則敗。”在黨的二十大開局之年,《狂飆》再次為廣大黨員干部敲響了警鐘。黨員干部只有在“不忘初心”“自我革命”之路上狂飆,才能無愧于心、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永葆共產黨人清正廉潔的政治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