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與提升,我們一直在行動——鄭州47中受邀參加首屆國際理解教育教師培訓會
中國教育交流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李陽致辭
中國教育交流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理事長張玲作主旨演講
國際理解教育專家孫冬前、狄雁進行國際理解教育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培訓
AFS國際文化交流組織專家顧問Bert作國際理解教育學習及全球公民素養培訓
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志愿者工作委員會專家楊孟現場答疑
鄭州47中教師李愛葉和閆則參加2019年度國際理解教育教師培訓
合影留念
為促進基礎教育各學科教師在素質教育和國際教育領域的提高,加強教師國際理解教育專業能力的提升,落實《教育現代化2035》文件精神,推動“一帶一路·同一課堂”項目的順利開展,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于5月10-13日在北京舉辦了國際理解教育教師培訓。此次培訓會邀請了國內外國際理解教育領域專家學者,開展理論知識研討及互動式教學活動。鄭州47中作為“一帶一路·同一課堂”項目的積極參與者,受邀參加了此次培訓會。
培訓由志工委秘書長李陽致辭,她先簡要介紹了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國際理解教育的發展歷程,隨后表達了對各個“一帶一路·同一課堂”項目學校視頻課的期待,她說希望簽約學校之間盡快牽手,積極溝通共同打造精品課程,發揮名片效應。接著,志工委理事長張玲做了題為《腳踏中華文明大地,仰望人類命運星空》的主旨演講,她從培訓的目的和意義、國際理解教育的含義和核心以及對國際理解教育發展過程中的問題的反思等方面進行了分享。
11日上午10點,培訓正式開始。破冰活動、國際理解教育理念與課堂教學實踐、課堂活動與討論式教學、國際理解教育學習及全球公民素養接連進行。培訓現場氣氛熱烈,與會教師們學習興致高漲。大家時而獨立思考,時而團隊合作,理論與實踐的相互融合使得老師們收獲滿滿。鄭州47中教師李愛葉老師更是帶著自身錄課過程中產生的疑惑和不解,積極參與各項活動,致力于在培訓中找尋問題的解決方案。培訓中各個項目學校互相建言獻策,頭腦風暴,在國際理解教育專家孫冬前和狄雁的幫助下,提出了許多實用的修改意見。最后,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志工委專家楊孟對參會學校的視頻課錄制方案依次進行了聆聽和指導。會后,老師們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及時、可操作性強,對各校的AFS“一帶一路·同一課堂”視頻課錄制的調整與改進具有極高的指導價值,受益匪淺。
據了解,2018年10月,作為全國“AFS項目金牌學校”,鄭州47中被推薦為“一帶一路·AFS同一課堂”項目學校,同來自15個國家的中外200多位代表參加了第十九屆國際教育年會暨國際理解教育論壇,鄭州47中分別與菲律賓拉古納學校高中、馬來西亞的SMK Pasir Gudang3學校簽署了合作意向書。11月,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志工委專家來到該校進行實地考察,就學校已開展的國際文化交流項目情況進行調研指導。2019年3月,經過前期的集思廣益和學校各部門的通力合作,該校AFS“一帶一路·同一課堂”視頻課錄制正式拉開帷幕,制作的“漢字的演變”一分鐘宣傳視頻也于三月底被帶往馬來西亞參加了AFS組織國際會議。隨后,針對宣傳視頻中的問題,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志工委專家們再次蒞臨鄭州47中指導工作。志工委專家們多次的實地調研指導,鄭州47中校領導的高度重視,各部門之間的精誠合作,都為該校不斷打磨與提升視頻課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此次參加培訓會,不僅對鄭州47中“一帶一路·同一課堂”視頻課拍攝中產生的問題進行了解答,也為下階段工作明確了方向。此次培訓會后,學校將立足會議培訓對視頻課內容和呈現形式進行調整和改進,致力于制作出高質量的教學視頻課,積極貫徹落實國家“一帶一路”方針政策,借助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