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叛逆期男孩
如何教育叛逆期男孩
孩子叛逆期是家長們很頭痛的事情,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應該怎樣教育叛逆期的男孩吧。
其實,所謂的叛逆,不過是大人一廂情愿的說法,對孩子來說只是成長的標志而已,家長們需要理解孩子叛逆行為背后的心里需求,尊重他的成長,你就不會再為此而撓頭。
第一個叛逆期:可怕的兩歲左右。孩子在兩歲左右自我意識開始變得強烈,所以就會從之前的“小乖乖”變成一個令人感到無奈的“小惡魔”。凡事總喜歡以“不”字打頭。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在你說的指令前面加個“不”字來回應。
有的媽媽說她的孩子在一歲多的時候就開始這樣叛逆了,那可能是因為媽媽在跟孩子交流時,總喜歡總喜歡命令式的不要怎樣,不許怎樣,孩子就過早的學會了說“不”。
孩子就是家長的一面鏡子,你是怎么樣的在他那里就會得到反射。所以改變孩子的關鍵,還是先改變自己!而且孩子雖然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但是,在與人交往中很多想法,他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比如,當別人搶他玩具時,情急之下,他會做出拳打腳踢的動作,一個是因為手腳敏感期,一個是因為他自己不知道該怎樣正確表達意見,慌亂中做出的隨心所欲的反應。
那么父母該如何管教這一時期的孩子呢?
(1)切記不要太民主,很多家長似乎很民主,凡是都與孩子用商量的口氣,我們去吃飯好不好?我們一起去刷牙好不好?孩子這種情況下大都會回答不好。接著你又會開始發脾氣或者講道理,那寶寶會更聽不進去。
(2)讓孩子做選擇題,在給孩子提出要求時,讓他選擇,比如,吃飯還是吃面?這樣的話就可以避免他說出“不”。
(3)不要總是以命令的口氣交流,比如:不許把玩具到處亂扔。其實他更愿意聽到寶寶應該把玩具放好。
(4)給出孩子做準備的時間,比如,出門前五分鐘,告訴孩子“再過五分鐘我們要出門了哦”而不是要出門時才催促孩子趕緊收拾。
(5)讓更多的人參與孩子的成長,孩子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一手帶大的孩子早就摸清了媽媽的脾氣秉性,所以能輕而易舉的在斗智斗勇中取勝。
第二個叛逆期:7-9歲的大小人。
孩子進入小學后,由于在學校中開始學會了慢慢獨立,表達自己的意愿會更強力,認為自己在很多事情上可以自己做決定了,極力掙脫父母的管教,就會出現處處唱反調的情況。
這個時候父母應該適當的下方權利,有些事情孩子能自己做主的,不妨讓他自己做主,讓他充分的感到被尊重被肯定,比如對于興趣愛好的培養,孩子不喜歡彈鋼琴,媽媽可以和孩子商量,是否有其他興趣愛好,是否想要發展這些方面的愛好,沿著孩子的興趣方面培養。
第三個叛逆期:12-15歲美好的青春期。
孩子進入青春期后,由于心理發育還尚未成熟,常常會覺得有挫敗感,處于“煩著呢”的狀態,這個時期孩子“好面子,自尊心強”,非常容易受到同伴的影響,做出一些挑戰父母權威的事,這對他們來說只是一種獨立的宣言。父母要盡量少干預孩子,盡可能給孩子獨立的空間,就算孩子有什么做的不對,也要把所有問題集中到一起,雞毛蒜皮的小事盡量忽略,只選最重要的三四個問題,一個月左右和孩子集中談一次。在談的時候,千萬別要長篇大論。只要說的少,孩子越會聽的專注,才會用心去加以重視。
父母要開始把孩子當做獨立的個體,平等對待,支持孩子渴求獨立的嘗試,在孩子失敗時給予鼓勵,安慰,在孩子成功時給予肯定和表揚。
此外,父母可以給孩子多看一些積極地勵志書,比如名人傳記等,讓他內心有個學習的楷模,用心目中的榜樣來約束自己的行為。
另外,這個時期可以多帶孩子去不同的地方,接觸接觸不同的人,去高校學府感受感受等,給予他一個健康的社交氛圍。
父母的理性和信任感此時更能贏得孩子的內心,比焦慮的母親溝通起來要簡單很多,所以父親一定要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來。
夫妻恩愛是最好的家長,家庭氛圍越是劍拔弩張,孩子就越容易叛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