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蔣自超
今年暑假,有幸參加在陜西師范大學舉辦的鄭州市初中薄弱學科培訓班的學習,收獲頗多,受益匪淺。在此,我想借此機會非常感謝學校給我提供這個寶貴的學習機會!
鄭州市教育局非常重視,曾照傳副局長專程趕到西安在開班儀式上做了重要講話,陜西師范大學遠程教育學院為培訓班專門安排了量身定做的培訓課程。我非常珍惜這次學習機會,十余天的學習,我從不遲到,不曠課,認真聽講,認真做好筆記。通過學習,使我不僅在業務技能上得到提高,而且在心靈上也是得到了升華。
有的專家講教學設計策略,有的教授講教育應使人智慧,有的學者講怎樣上好一節課,有的講中外課堂教學的比較,有的講如何預防職業倦怠等等,但讓我記憶最深刻的是陜西西安小學吳積軍校長的《教師的職業幸福》。所以我今天要寫的心得的題目是“做一個幸福的教師”。
幸福,是每個人都向往的美好境界。幸福是人生的主題,只有擁有幸福感的人,才能把幸福給予身邊的人。尤其是教師,能否時時處處感到幸福不僅僅影響著其人生是否快樂,更影響著學生,因為只有擁有幸福感的教師,才能把幸福的感覺帶給學生,才能讓學生成為幸福的人。
一、教師的職業困惑
教師的生存現狀是:工作很忙—沒時間;壓力很大---沒心思;重心分散---沒精力;競爭激烈---沒實力;學生調皮---沒對策;期望太高---沒希望。教師的幸福從哪里來?盡管這是一個人人都追求的美好愿望。但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師體驗到并不是幸福而更多的卻是痛苦。道德理想與現實生活的矛盾。現如今,教師不僅要承受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壓力,各級各類的檢查驗收,還要承受學校內部各項指標的量化考核,在學校,教師每天像個停不下來的陀螺,教研、備課、上課、改作業、培優補差,光是這些就弄得你頭暈眼花,腿抽筋,回到家又忙著照顧家庭,哪有什么快樂和幸福可言!
二、教師職業的倦怠
教師的職業倦怠主要表現在心理、生理和認知三個方面。心理方面表現為情緒波動較大,抑郁、厭倦、焦慮和煩惱,喪失工作熱情、興趣、創造力,安于現狀、不思進取、得過且過、精神疲憊,心理焦灼,萎靡不振,情感冷漠等狀態。生理方面表現為體力明星透支,出現亞健康,失眠、內分泌功能紊亂,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精神恍惚,經常產生疲勞感,工作效率降低。在認知方面,感到生活乏味,事業失望,工作滿意度降低,無成就感,前途暗淡,缺乏進取心。
三、職業倦怠的危害
一旦產生職業倦怠,就會出現以下危害:一是出現心理障礙,工作效率降低。教師身心疲勞,精力不濟,教育管理能力降低,工作變得機械、低效,最終導致教學質量降低。二是人際關系緊張。人際關系敏感、疏離、摩擦增多。情緒憂郁并具有攻擊性,出現粗暴的體罰、急躁的情緒、行為失控。將負性情緒發泄給學生,有時給學生帶來難以彌補的傷害。三是出現自我傷害。出現心理障礙和心理疾病,態度消極和情緒低落,還會因不良心理狀態而引起神經衰弱,或因不堪壓力而導致精神崩潰,身心健康出現問題。
四、教師職業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