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中外教師教研之春風,還你我課堂以鮮活
本周我校“中新友好實驗班”的四名外籍英語教師和六名中國英語教師根據學期計劃在國際部的組織下匯集一堂,就中新班的教學工作展開了又一輪的教學研討。本次活動趣味盎然,讓人獲益匪淺。具體如下:
一、 外籍教師Louise 做有關Learning Styles的教學理念的主題發言:
教研伊始,Louise發給在座的每位教師一張問卷調查表,待我們好奇地完成問卷之后,Louise解釋說這是一份有關你是哪一類學習類型的學習者的問卷,并解釋給大家:A代表偏重視覺學習類型,B代表偏重聽覺學習類型,C代表偏重運動學習的類型。通過這個輕松而有趣的問卷調查,Louise讓大家明白了,我們各自是那種類型的學習者及雖然我們中間大多數人是視覺學習類型的人,而大多數中國人屬于A類學習者。我頓覺慚愧,因為在我剛結束的一節習題講評課上,我只是在講,一個單詞都沒有在黑板上寫下,這是多么不尊重學習者學習規律的教學行為啊,因為大多數的孩子是偏向視覺學習的,并不是所有的孩子或大多數的孩子是偏向聽覺學習類型的。很顯然我的無知導致我沒有考慮大多數孩子的需要,教學方式沒有多樣化,課堂氣氛沒能活躍化,教學效果也沒能最優化。Louise傳遞給我們的教學理念及傳遞這種理念的方式卻如溪流涓涓滋潤著在座的每一位中外教師。
二、 Louise 就本期外籍教師輪班上課這一教學實踐與中國英語教師進行交流:
本學期在Louise的組織下,四名外籍教師交換了任教班級。交換班級的目的是讓學生適應來自不同國度或同一國度不同地域的教師的發音,教學方法以及不同的知識和文化積累。這對于一貫追求教學的連貫性和一致的中方學校、教師、學生和家長來說都是一個極具挑戰性的做法,然而他們卻有支持性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念。他們給學生的承諾是如果一個月后你還不能適應新教師的教學,你可以申請換班。令人驚奇的是,每個教師都有這樣的發現,在以往的課堂上比較沉默或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在換完教師后,狀態完全改變了,原來新教師的教學方法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這種教學方法才是適合他們學習類型的。
三、 外籍英語教師與中國英語教師相互聽課,取長補短以提高自身的教學效果:
以我和我的兩位合作教師Louise和Mark為例吧:一天兩位教師一同走進了我的課堂和同學們一起聽他們的中國英語教師怎么教英語。這對于我們的學生和我們三位教師來說是多么美好而盛大的時刻啊。我們的心緊緊地貼在了一起,我們的心一起跳動。我們不是一個人在舞蹈,我們是一個集體,我們要攜手共策教學,挖掘潛力。這節課我講的是一個戲劇 ------“The Million Pound Bank Note”, 用十分鐘的時間和學生一起分析完戲劇中人物的性格后,布置學生分組挑選出他們喜歡的場景,分角色排練,第二天的課堂上表演。學生們在熱火朝天的排練,兩位外籍教師則不停地穿行于他們所教的那部分學生中間,提供必要的幫助,并與第二天又來到我們的課堂觀看學生的表演。這樣的機會不僅幫助他們對中國現有的教學環境,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所了解,也對他們所教的學生在中國教師課堂上的表現以及不同學生的學習類型有所了解。之后我也聽了Mark的一節課,這是一節寫作課。課堂開始前,Mark一直播放著音樂等著學生入班,課堂一開始,Mark就用他充滿激情地和同學們問候。然后是激情地宣布寫作話題,并瀟灑地寫下標題和提綱。聽著他激情而文藝的聲音,看著他瀟灑而氣宇軒昂形象,整個一個英國紳士的感覺,我的學生們在享受著多么好的資源啊。這節課上還有兩個做法值得我學習:Mark能關注不同層次的學生,他告訴學生如有需要查閱的詞的可以去取詞典,有求思路的可參考課本;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始終有音樂為伴。剛開始我有點質疑音樂的合適性,1分鐘后,我居然感到內心無比的靜,音樂為我們每個人營造了一個空間,在這個空間里我們可以享受自由,放飛思緒,靜心地做自己的事情。置身這樣的課堂讓我感到充滿自由、充滿激情,充滿青春的力量,多么美好的課堂氣氛啊。我也完全應該并可以讓我的語言美起來,課堂鮮活起來呀。
每兩周一次的中外教師集體教研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教研平臺,借此,外籍教師身上蘊涵著的豐富的學習資源為我們中國教師的成長與發展提供了支持;同時中國教師的教學實踐有助于外籍教師了解了中國現有的教學環境、教學形式、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發揮其自身的優勢。